• 世界頂尖影視特效制作團隊盤點!

    發布時間:2019-12-03 14:38閱讀次數:
    分享到:


    1.工業光魔

    Industrial Light & Magic
    創始人;喬治·盧卡斯
    創立時間:1975年
    核心技術:CGI動畫技術、模型拍攝、全數字高清晰攝像技術
    簡要介紹:憑《星球大戰》開創了特效新時代,一舉成為電影特技的“領頭羊”。
    工業光魔已經為多達300多部影片提供了視覺特效制作服務。工業光魔的奇跡并不局限于在很多影片中創造的許多驚人的CG和視覺效果,
    更在于它開創了一個電影特效行業的新時代,迄今為止,ILM獲得過15次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
    成就:15次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獎。

     

    2. 威塔數碼
    Weta Digital
    創始人;彼得·杰克遜、理查德·泰勒
    創立時間:1993年
    核心技術:Massive程序,改程序允許大量獨立角色按事先設定的規則獨立運動

    維塔數碼(Weta Digital)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綜合性視覺效果公司,總部設在新西蘭首都惠靈頓。
    公司成立于1993年,新西蘭導演彼得·杰克遜與好友理查德·泰勒、吉米·塞爾柯克共同創建。
    維塔數碼曾5次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我們熟知的電影如《魔戒三部曲》、《金剛》、《阿凡達》等片中的視效均出自于維塔的制作團隊。

    維塔數碼積極開拓市場營銷,與中國的公司有不少業務往來。該公司具有接待外國政要的經歷,英國查爾斯王子和文萊王儲等曾造訪過該工作室。

     

    3 .數字領域
    Digital Domain
    創始人:詹姆斯·卡梅隆
    創立時間:1990年
    核心技術:數碼合成軟件Numk,可制作動態或靜態圖像效果,在《泰坦尼克號》中,應用該技術將模型船和背景的無光畫重新組合,制作出在海上航行的壯美景觀。
    簡要介紹:現在,數字領域公司約有500名公司職員,公司創始人詹姆斯·卡梅隆,著名的特效專家斯坦·溫斯頓等都已經離開了該公司。
    數字領域從1994年進軍電影界,參與制作的第一部影片就是詹姆斯·卡梅隆的《真實的謊言》,迄今為目已經參與制作了60多部電影,如《阿波羅13號》等。
     
    4 .索尼影像工作室
    Sony Pictures Imageworks
    創始者:索尼公司
    創立時間:1992年
    核心技術:“表演捕捉”技術系統,有業界人士認為從拍攝的技術層面來看,它可以媲美當年電影從無聲變有聲或者從黑白到彩色的技術性突破。
    簡要介紹:索尼麾下的特效制作公司,從1993年涉足電影視覺特效的制作,迄今為止已經為將近100部電影提供特效制作。
    其中包括《蜘蛛俠》、《隱形人》、《精靈鼠小弟》和《星河戰隊》等影迷耳熟能詳的影片。
    成就:1次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獎
     
    5. Cinesite
    創始人:伊斯曼·柯達
    創立時間:1992年
    核心技術:數字化色彩處理技術,可根據工作人員需要對膠片的色彩進行細致的調節,以達到預期的視覺效果。
    簡要介紹:隸屬于柯達集團旗下的這家視覺特效公司,從1997年起為電影提供視覺特效制作。
    迄今為止共參與制作了80多部電影制作,包括《碟中諜》系列、《X戰警》系列和《哈利·波特》系列等,而充滿古典和魔法氣息的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就是Cinesite的杰作。
    上一條: 每一幀都能當做壁紙的頂級特效動畫電影——《冰雪奇緣2》
    下一條: 《小飛象》MPC幕后制作解析
  • 快播三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