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偵探皮卡丘》電影中毛茸茸的寶可夢是如何誕生的?

    發布時間:2019-06-24 13:59閱讀次數:
    分享到:

    5月10日,改編自同名游戲的《大偵探皮卡丘》正式登陸國內院線。觀眾將能在大熒幕上欣賞自己童年里夢寐以求的萌物皮卡丘——只不過和咱們印象里的出入有點大。

    早在去年10月份,《大偵探皮卡丘》的第一支預告片就引發了許多人吐槽。觀眾們不能接受童年里皮卡丘萌萌的“蘿莉音”變成“死侍”瑞安·雷諾茲的“大叔音”,還時不時表情崩壞一下。

    這只由曾飾演過死侍雷諾茲出演的皮卡丘帶著一嗓子大叔音,讓不少觀眾感到別致的反差萌。而伴隨著妙蛙種子,小火龍,杰尼龜,可達鴨等等大量深入人心的可愛的寶可夢的出場,《大偵探皮卡丘》從預告片發布以來,一直有著很高的話題度。

    當然,讓人最無法接受的就是童年里看起來光溜溜的皮卡丘居然在電影里長毛了,雖然看多了以后發現還是有點可愛的,不過許多人第一眼還是被嚇壞了。

    在電影上映前夕,《大偵探皮卡丘》的特效總監Erik Nordby接受了《連線》雜志的采訪,談到了許多寶可夢的設計細節和這部電影的特效難點。當然,也談到了我們十分關心的“為什么皮卡丘會長毛”這個問題。

    皮卡丘是怎么被做出來的?

    其實對于特效創作來說,最難的事情就是“無中生有”——把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東西給造出來。

    一般寶可夢的頭身比,四肢比例,在現實生活中都是不合理的存在。他們的手臂短到沒法把食物送到嘴巴里,而他們的頭部又大到會妨礙他們的日常活動。對于特效團隊來說,如何讓寶可夢這樣“不合理”的生物,在一部真人電影中“合理”活動,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我知道這聽起來有些滑稽。”Erik Nordby說,“但這對我們而言十分重要。我們必須相信一個寶可夢可以獨立進食,能夠找到棲身之所,還能和其他人交流。我們創造出來的東西需要看起來盡可能真實。所以寶可夢的身材比例對于我們來說真的是一個挑戰。”

    在創作皮卡丘時,為了能夠準確捕捉皮卡丘的特征,Nordby從他的輪廓開始設計,但皮卡丘的輪廓——用Nordby的話講——就像“裝滿了土豆的麻袋”,這樣的身體結構對于設計支撐骨架的設計師而言又是一個不小的麻煩。

    “和解剖學有點像,”他說,“我們要搞清楚皮卡丘的肌肉結構、骨架結構、還有脂肪分布,還有毛發、毛發的運動方式以及毛發對光的反射方式。因為皮卡丘這樣的黃毛在動物界里基本不存在。”

    說到皮卡丘的毛,這樣一個充滿爭議的設定,不過根據我們對寶可夢設定的考證,我們發現皮卡丘在動畫里一直都是有毛的,只不過由于2D動畫表現力有限,做不出CG里那樣毛茸茸的質感。


    上一條: 它改變了動畫產業,讓三維動畫不再是炫技的代名詞
    下一條: 特效不可或缺,但并非唯一標準
  • 快播三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