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典電影鏡頭中的調色板告訴你:色彩是如何決定影片氣氛的

    發布時間:2019-09-06 14:46閱讀次數:
    分享到:

    在還沒有任何演員講臺詞之前,色彩往往決定了電影的氛圍情感基調


    比如導演 Lilly 和 Lana Wachowski 在1999年上映的電影《The Matrix》中用綠色來設定情緒,這對當時使用早期黑白影像的電影是個很好的提示。


    2003年的電影《殺死比爾》運用黃色來表現烏瑪·瑟曼瘋狂和不安分的性格。


    浪漫主義喜劇片偏向運用柔和的米色、粉紅色和淡紫色漸變。


    而科幻片中則經常會用到藍色、灰色和綠色漸變。


    如今,好萊塢越來越多選用青色和橙色,尤其是在動漫和連環畫改編的電影里。


    在上個星期,賽誠給大家科普了一下色調對于影視作品的重要性,今天咱們再來欣賞那些經典電影中令人深刻的鏡頭,并來看看這些鏡頭中色點對于氣氛的烘托是怎樣的。


    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這組經典電影鏡頭中的調色板,Enjoy!


    ▲ 《愛麗絲夢游仙境 2》 (2016年) 導演: 詹姆斯·波賓


    ▲ 《阿拉丁》(1992年) 導演: 羅恩·克萊蒙茲,約翰·馬斯克


    ▲ 《安妮·霍爾》(1977年) 導演: 伍迪·艾倫


    ▲ 《鳥人》(2014年) 導演: 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


    ▲ 《僵尸新娘》(2005年) 導演: 蒂姆·波頓 麥克·約翰遜


    ▲ 《死侍》(2016年) 導演: 提姆·米勒


    ▲ 《被解救的姜戈》(2012年) 導演: 昆汀·塔倫蒂諾


    ▲ 《剪刀手愛德華》(1990年) 導演: 蒂姆·波頓


    ▲ 《阿甘正傳》(1994年) 導演: 羅伯特·澤米吉斯


    ▲ 《冰雪奇緣》(2013年) 導演: 克里斯·巴克 珍妮弗·李


    ▲ 《消失的愛人》(2014年) 導演: 大衛·芬奇


    ▲ 《油脂》(1978年) 導演: 蘭德爾·克萊澤


    ▲ 《哈利波特和死亡神器二》(2011年) 導演: 大衛·葉茨


    ▲ 《盜夢空間》(2010年) 導演: 克里斯托弗·諾蘭諾蘭


    ▲ 《無恥的混蛋》(2009年) 導演: 昆汀·塔倫蒂諾


    ▲ 《大白鯊》(1975年) 導演: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 《侏羅紀公園》(1993年) 導演: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 《殺死比爾》(2003年) 導演: 昆汀·塔倫蒂諾


    ▲ 《功夫熊貓》(2008年) 導演: 約翰·斯蒂芬森 馬克·奧斯本

    上一條: 不可思議的史詩電影場景都是怎么做的?
    下一條: 《權力的游戲》第八季Weta工作室視效解析
  • 快播三级片